好書好文推薦(一) |
更新時間:2014-06-25 |
在作業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龍云 《讓學生愛上作業:小學作業布置、查收和批改的技巧》,劉春生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重復枯燥的作業內容無疑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但根據學生實際編排作業,鼓勵學生在作業中發揮創造力,并努力創造注重展示和交流的作業講評文化,教師會獲得許多鮮活的教育經驗,學生也會從中獲得思考的樂趣。在作業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談起作業,恐怕沒有多少學生會心情舒暢的。一個學生曾在日記里寫道:“老師,父母逼我們學習,就像一個個兇犯,作業就是他們的兇器?!弊鳂I都成了“兇器”,怎會讓人愉快呢? 學生為什么視作業為“兇器”呢?作業量過大,不少學生做到深夜都完不成;作業內容千篇一律,枯燥無趣;教師對作業的布置比較隨意,讓學生摸不清頭腦;做了很多作業,但學習成效不顯著……反思當下學生作業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就不難理解學生為何如此痛恨作業了。 作業的編排 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編制,做到講練結合,促進思維 對教師來說,最不愁的就是布置作業題了。種類繁多的教輔資料,為教師提供了非常廣闊的選擇空間,但各種教輔資料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與學脫節,常常出現課堂上講的內容和課后練的內容不一致的情況。國家課程需要進行校本化處理,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業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編制,才能做到講練結合,促進思維。 比如說,名句的背誦是很多語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編制作業,應該成為教師備課一項重要的內容。但是,由于輔導練習冊的泛濫,很多教師基本上不去編制作業,這是非??上У?。 教師在進行作業編制時,需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一是少而精,二是有針對性,三是結構合理,四是理論聯系實際,五是多樣化。 作業的布置 教師應關注到學生的認知差異,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避免讓學生做無用功 “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幾乎每位教師都能朗朗上口,但知行是否統一呢?從每天的作業布置就可以窺得一斑。課堂上以講說為主,課后作業以書寫為主;課堂上以群體思考為主,課后作業則反映了個人掌握知識的水平。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是否注意到課堂與作業的這些差異呢?一個班級有心智發展水平各具特色的學生,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是否關注到學生的認知差異呢? 布置作業,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需要考慮的問題卻很多。比如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做這些作業,如何去做這些作業;注意課型,即同一個教學內容,新授課的作業與復習課的作業有很大的不同;講究思維層級,即盡量讓前面的作業成為后面作業的鋪墊,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形成頓悟;控制數量,避免在同一水平上反復操練。 作業的練習 變封閉式的管理成開放式的激勵,鼓勵學生創造性完成作業,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 作業布置下去之后,很多教師下一步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作業收回,然后進行批改,對學生如何去做這些作業這一過程并不關心。有些教師明知道部分學生在完成作業上有困難,也不去加以指導,等到作業收上來又對學生橫加指責。學生“抄作業”現象的存在,與教師只注重結果、不關心學生之間的差異是直接相關的。 一些教師想出的辦法就是請家長幫忙,將作業的要求寫下來讓學生帶回去,或者通過手機短信發給家長,請家長進行督促。但是,家長自己也很忙,教育水平、層次不齊,對教師的要求理解也常常不到位,在督促孩子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搞得一頭火,最終學生抱怨家長,家長抱怨教師,教師責怪學生,搞得誰也不開心,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作業的批改 教師要善于從作業中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介入其學習生活乃至心靈世界 當學生將辛苦寫好的作業交給老師時,老師通常是在作業本上打上對錯,好的作業再瀟灑地寫上一個字的評語,最后寫上批改日期,就完事了。教師是專業性很強的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很容易被發現作業中小小的錯誤,緊接著說不定就是懲罰,老師也常常有意無意地將自己一些不滿情緒帶進對學生的懲罰之中。也就是說,批改作業時,教師的“師道尊嚴”更加膨脹了。所以,很多學生認為寫作業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寫了作業之后又要提心吊膽地看教師的神色行事。 怎樣讓學生改變這種境況,喜歡上作業的批改呢?劉春生創造的趣動式作業批改模式,給教師指明了改進的方向。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溝通”,讓作業作為媒介,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平等的交流與對話。教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要善于從作業中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介入其學習生活乃至心靈世界。 有的老師會說,作業太多,來不及批改。 作業的講評 讓學生 作業的講評,老師們普遍重視。但關注點多在解題思路的引領、學生錯誤的糾正上。由此形成了學生“做”、教師“評”的一種任務模式。做作業的目的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等待教師對作業完成的情況給予評價。由于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做起來沒有興趣,講評的時候也不是非常關注。 要讓學生愛上作業,關鍵要讓學生明白作業是學生自己賦予自己的一項責任。在講評的時候,更要讓學生 在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切入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周長春 “高等院校管理與實踐指南譯叢”,[英]戴維·沃森等著,丁曉昌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高等院校管理與實踐指南譯叢”有助于豐富我國高等教育管理的學術理論和高等院校國際管理的實踐經驗。對于提高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的要求,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教育質量是教育界和全社會關注的永恒主題。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又是教育界的一個難題。通過提高管理水平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既是我國多年來實踐探索的結果,也是發達國家提高教育質量的成功經驗。最近有幸拜讀了 從整體上看,這套叢書系統地提供了英國及英聯邦國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體系的第一手材料,包括理論上、實踐上以及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各個部門的具體管理體系、運作機制、操作方法等,為讀者系統地理解英國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個基礎和平臺。對于讀者比較、參照并思考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思考高校以及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思路與辦法。 這套譯叢分別研究了高校外部管理和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宏觀管理包括《高等院校宏觀調控管理》、《高等院校戰略管理》、《高等院校對外關系管理》、《市民與社區參與管理》等著作。高校的宏觀管理探討了學校宏觀調控機構與機制的管理、學校戰略決策與發展的管理,以及涉及學校主體與校外機構主體之間關系的管理。該書涉及的高等院校宏觀管理機制,主要以英國高等教育體制為基礎,其中有歷史介紹與理論推導,更多的是實踐狀況說明和操作要領的把握,包括國家層面、學校以及學校內部層面的宏觀調控,學術調控與財務調控,調控機構的設置與人員的配置,等等。 譯叢較多的篇幅是研究高校內部的微觀管理,包括《高等院??蒲泄芾怼?、《高等院校財務資源管理》、《高等院校學術組織管理》、《高等院校員工發展管理》、《高等院校壓力管理》、《高等院校自我學習管理》和《高等院校信息管理》等。這里探討了學校內部辦學相關事務的管理,包括科研事務管理、學校內部學術機構的管理、財物資源的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其中還重點探討了員工發展管理與員工壓力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壓力管理》討論了如何確定個人受到壓力的性質,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引發壓力的原因。作者希望高校工作人員明白自身壓力的產生原因和癥狀,重視因壓力而產生的身體不良反應。該書還提供了減壓措施、壓力管理技巧,以幫助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采取必要步驟,走向健康生活。 高等院校內部各項微觀管理是與高等院校宏觀管理相對應的,匯聚了高等院校針對學術資源、物力資源、人力資源方面管理的指導思想與實際應用。這些研究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緊密結合英國及英聯邦高校的成功案例進行探討,其中就有英國的布萊頓大學和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大學等提供的生動案例。最后作者推出了英聯邦大學協會開發的實用標準調研提綱,協助高等院校評價本校學生與社區參與項目進展的情況。作者關于國際社區的看法以及世界著名高校的相關觀點,對于我國建設高教強國和世界著名大學,都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譯叢原作者為兩位著名英國高等教育研究學者:戴維·沃森和戴維·帕爾弗里曼。沃森自2005年以來,擔任倫敦大學教育學院高等教育 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趙麗琴 《怎樣讓學生愛學習——激發學習動機的7種策略》,趙麗琴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各種途徑,有意識、有計劃地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親身獲得的成功經驗是增強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因素,而多次的失敗經歷會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學生在學校以及校外各種環境中所獲得的成功體驗,是提高他們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源泉。因此,作為教師和家長,需要成為學生成功路上的推進者,幫助學生經常性地獲得成功的體驗。 幫助學生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生來說,制定合理的目標并努力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是積累成功經驗的過程。在引導學生制定目標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目標要有可行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制定的目標需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符合自身的特點,而且在短期內是可以實現的。二是目標要明確具體。目標必須是明確的、清晰的,而且是具體的。如有的同學經常說“我要好好學英語”,這只是一種想法,十分模糊。如果換成“每天背會5個單詞”,“本學期期末考試英語成績達到90分以上”,目標就明確了。三是目標要循序漸進。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制定長遠目標可能意義不是很大,近期目標更為有效??梢詫W期目標進行分解,具體到單元目標、每周計劃、每日目標等,這樣通過過程目標的實現,最終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終點目標。 此外,目標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雖然目標不能太高,但是也不能唾手可得,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有利于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 對于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并鼓勵學生學會自我監控,并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進行調整。 教授有效的學習策略。有了合理的目標,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努力實現目標。除了鼓勵學生在學習上多下功夫,努力鉆研外,還需要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和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是提高學業成績,從而增強其學習效能感的有效途徑。 學習策略既有適用于所有學科的通用策略,也有針對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特定策略。在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預習、聽講、練習、復習、考試等環節,都有一些有效的策略,而且這些策略適用于所有學科。 確立科學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標準。在以考試分數為主要評價依據的環境中,只有部分成績經常名列前茅的學生才能得到獎勵、保持著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學業中等和學業較差的學生往往被忽視,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反復的失敗體驗會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漸漸失去自信,甚至造成“習得性無助”。而確立科學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標準,會有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作為教師,要鼓勵學生與自己作比較,引導學生關注個人的自我成長,避免盲目的攀比。如果與自己的過去相比取得了進步,就應感到自豪,有成就感。 同時,教師要采取多種考核和激勵手段。雖然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分數仍然是許多教師和家長追求的主要目標,但是從長遠來看,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多元化的,應從多元智能的觀點來評價每個學生,這樣每個學生可能都有自己的特殊之處。 及時給予學生有效的獎賞。獎賞是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的外部強化。在學生自我效能的形成中,外部強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教師和家長的表揚、鼓勵,學校給予學生的各種獎勵等,都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能力進行積極評價。尤其對于學業中等和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用心去發現他們的進步,不吝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這對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具有積極的意義。第2章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對學生如何實施獎賞,教師在實施中需要注意的方式和方法。 好文推薦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 加快學前教育發展 ——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選登 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強化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強化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改革試點總體目標是:建立有效的學前教育民辦公助機制,初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質量,為群眾提供方便、優質、平價、多樣的學前教育服務,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到2015年基本實現高質量普及學前教育,學前三年幼兒凈入園率達到98%以上;標準化建設達標幼兒園達到90%以上;省等級幼兒園招生覆蓋率達到90%以上;0-5歲兒童家長和監護人受訓率,市區達到95%以上,其他縣(市)區達到90%以上,基本形成以社區為依托,以學前教育機構為中心,面向廣大幼兒家長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體系。 階段目標是:每年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建成幼兒園標準化率達到100%;加大力度發展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2012年底前,鄉鎮中心幼兒園公辦比例達到100%;新建城市小區普遍建有配套幼兒園。新農村建設中同步規劃建設幼兒園,到2015年,原則上600戶以上的村建1所標準化幼兒園;1/3以上的公辦幼兒園實行集團化辦園,基本實現以面向社區招生為主的幼兒園招生制度。 為確保改革目標的實現,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制定了以下改革措施: 1.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幼兒園網點布局和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大力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網絡建設,推進城鄉集團化辦園改革,推進非營利性幼兒園辦園體制改革、幼兒園招生制度改革和現代幼兒園制度建設。 |